【親職協作】孩子ASD確診後,爸爸的回應與他太太有一個主要差異

在孩子剛確認患有自閉症譜系(ASD)時,爸爸和太太在接受事實和適應孩子成長的步伐上,會有明顯分別,因人而異。但若成功拉近夫婦差距,卻有利家庭關係和對孩子的支援。

「只要夫婦知道彼此差異為何,就更容易拉近彼此內心的距離。」

法國醫護學者Naomi Downes和團隊與20人深入地訪談,了解這些父母在最初確認孩子患上ASD時調適的過程,並探討如何促進親職的協作。受訪者的孩子都在2至6歲期間確診。

差異: 其實爸爸都想關心、知多一點,但內容卻與媽媽的不一樣

研究發現,夫妻都關心孩子,但焦點有些差別。即使他們同樣會尋找資訊,有爸爸提到自己最初想找的是「快、靚、正」的治療方案;媽媽則嘗試尋找其他同樣育有ASD孩子的家庭。學者留意到,爸爸傾向尋找關於ASD的病理資訊,而普遍媽媽則會回避那類型的資訊,因為硬生生的資訊反而令她們感到壓力。

出路: 先取共識.自動補位更容易

大部份夫妻贊成要在親職策略和應對ASD治療方針這兩方面,取得共識。溝通和共識優先,有利親職協作。一位太太這樣分享:「你總是與我同步…真係幫到好多。因為如果我要和看法不一的伴侶爭執,會成為障礙。我們的關係都唔會持續幾耐…」

學者注意到,在得悉孩子的ASD後,父母會改變親職目標的優次:以往是想要求孩子做到特定行為,轉變為以接納孩子與別不同,作為優先的親職目標。這種改變需要夫妻的協作共識。有趣的是,當目標清楚一致時,夫妻較能夠自動補位,沒有再為二人的角色溝通,亦能填孔補漏,見到需要就挺身而出。

除此以外,親職分工上假如爸爸負責在外工作,會令爸爸容易失去專業人士的直接支援,以致與孩子互動的技巧發展較慢。了解彼此差異,或能幫助爸爸和太太互相體諒對方的狀態。

孩子確診,使父母夫妻關係更緊密的關鍵是 ….

研究結果顯示一個有趣的發現。得知孩子的ASD狀況,令原本關係合拍的夫妻,關係更強韌;偶有衝突,亦會在初期得以疏解。不過如果在生孩子前,夫妻關係本身已陷入困難,育有ASD孩子會為二人再添張力。

孩子的特殊需要似乎帶有催化作用,令原本緊密的夫妻關係更緊密;原先緊張的,更加緊張。

無論如何,夫妻相處的時間緊絀,對那些沒法把ASD孩子託付可信任之人的夫妻尤甚。其中一位受訪者說得很對,「我想許多父母普遍都會少了相處時間。但要額外應付特殊照顧需要,在生活安排上就會佔據所有時間。」因此他們提到有效的溝通--主動去講、有交流、動機是鞏固關係、在適當時候表達憂慮--是在百忙中維繫夫妻關係的關鍵。

爸爸或需要持續地評估與太太的關係,讓二人對孩子的支援和繁瑣事務,建立在夫妻親密之中。

出路: 注意夫婦之間情緒的協調

父母收到確診消息時,普遍會內心一沉,不過一直以來不知道病因真假的折磨,終於得到紓發,鬆一口氣。

有人較易接受,認為孩子「只不過是」ASD--而不是更重的病;亦有人會因為否認而掙扎。這不是要判斷誰是誰非,而是知道自己伴侶有可能出現的情緒反應,並且不會時刻同步。這種心理認知幫助夫妻在情緒波動時,仍能夠容納對方的可能出現的感受。

補充一點,學者留意到獲得家人幫忙照顧ASD孩子的家庭,父母可以喘一口氣,稍作休息。儘管有幾對伴侶表明,與上一代共同照顧孩子會感到壓力。學者認為上一代是 ASD 家庭的重要家庭資源。廣義來說,親職(parenting)協作亦包括了祖父母(grandparenting)與父母間的協調。與「四大長老」合作,或許也是個可取的方案。


文獻參考:

Downes, N., Lichte, J., Lamore, K., Greve, M., Cappe, E. (2021). Couples’ experiences of parenting a child after an Autism diagnosis: A qualitative study.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, 51(8), 2697-2710. doi: 10.1007/s10803-020-04744-5.

Photo by Elvis Ma on Unsplash


作者:招雋寧(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特約研究員)

http://www.familyvalue.org.hk

請捐款支持基金工作,讓社會認識家庭價值的重要。

(歡迎網上轉載, 並請註明「維護家庭基金 . 招雋寧」出版。而文字轉載其他刊物必須先得維護家庭基金書面同意。聯絡:81013338)

發表留言